宁政文〔2012〕30号
bet365吧关于印发
宁德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执行情况及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东侨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直有关单位:
《宁德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已经市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以印发实施。
二〇一二年一月三十日
(此件主动公开)
|
宁德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及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一、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一年来,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一系列决策部署,以“五大战役”和“五个年”活动为抓手,扎实有效推进各项工作,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力推动宁德越位赶超、跨越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顺利完成市二届人大六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初步统计,全市生产总值933.71亿元,增长15.2%;财政总收入83.42亿元,增长32.8%,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54.30亿元,增长34.1%。
(一)农业经济稳步发展。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90.32亿元、农业增加值167.84亿元,分别增长5.2%和5.3%。农业生产保持平稳,全年粮食播种面积206.02万亩,产量68.13万吨,分别增长1.8%和3.7%;茶叶、食用菌、水产品等三大农产品产量达7万吨、14.4万吨、69.88万吨,分别增长14.3%、8.3%、4.1%。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200家,其中销售收入上亿元的龙头企业20家,比上年新增2家,有13家龙头企业被列为农业类上市后备企业。农村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完成2700公里农村公路安保工程、54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12条海堤强化加固、22.7万人农村安全饮水、2条中小流域综合治理及2个中央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建设任务;实施土地整理3.7万亩、农村沼气池3890口、植树造林124.6万亩。
(二)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全市工业总产值1514.04亿元、增加值366.01亿元,分别比增26.8%和24.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9.2%。产业集聚效应持续拓展,规模以上工业产值首次突破1000亿元,达1386.77亿元,增长28.4%,增幅连续七年居全省设区市首位;产值超百亿元产业集群增加到5个。工业新增长点培育力度加大,福安鼎信镍合金、蕉城锂离子电池、霞浦太阳能电池、寿宁恒富无氧铜丝等一批重点工业项目加快推进, 工业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46.4%。发展保障强劲有力,工业用电量增长40%以上。
(三)服务业稳中有升。第三产业增加值326.33亿元,增长9.7%,增幅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商贸流通网络进一步完善,沃尔玛大型商贸中心正式营业,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业态有新发展。现代物流业发展壮大,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2000万吨,增长40.8%。金融服务经济发展成效明显,期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861.66亿元,同比增加139.67亿元。旅游经济快速发展,接待游客852万人次,旅游收入70亿元,分别比增 25%和38%。消费结构加快升级,家电汽车、文教休闲、社区服务等消费热点持续壮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3.94亿元,增长17.3%。
(四)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465.2亿元,同口径增长36.7%,其中:城镇投资428.4亿元,增长35.3%;农村投资36.8亿元,增长54.9%。项目策划推进力度加大,纳入省、市级项目储备库项目达621项,项目总投资4277亿元;福建鞍钢(宁德)钢铁等11个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取得突破,25个储备项目实现开工。
“五大战役”扎实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完成投资258.87亿元,共有省道304线宁德苗圃至古田高坑二级公路、宁德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等49个项目实现竣工投产,京台线建瓯至闽侯高速公路宁德段、合福铁路宁德段、宁德港三都澳港区漳湾作业区8#、9#泊位、宁德万达广场、福安澳柯玛医疗器械生产项目等60个项目实现开工建设。新增长区域建设完成投资208.11亿元,建成投产50个、在建138个。城市建设市级完成投资87.07亿元,实施项目183个。小城镇建设完成投资69.68亿元,实施项目248个。民生工程建设完成投资40.9亿元,新建城市社区综合服务站11个、农村敬老院16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80个,建成保障性安居工程6765套,完成自然灾害避灾点2600个。
(五)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体制机制创新力度加大。海域使用权、林权、水利产权等农村综合改革稳步推进,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出台并落实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实施意见》,大幅扩大县级经济管理权限,有序推进强镇扩权试点,激活县域经济发展活力,福鼎、福安荣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市)。开展新一轮省级行政审批项目清理,进一步下放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权限。投融资体制改革持续深化,代建制、BT、BOT等管理模式逐步推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更加完善;福建广生堂药业、福建泰格电机公司等6家企业进入上市辅导期,省级上市后备企业增加到31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步伐加快,全市所有政府办基层医疗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近期三年医改目标任务基本完成。
对外经贸形势看好。各类招商活动累计签约“三维”项目351个,总投资突破1500亿元,其中环三区域签约项目投资金额占比超过60%。全年新批外商投资项目20个,合同外资额2.70亿美元,比增2.15倍;验资口径实际利用外资0.95亿美元,比增34.0%。出口总值14.37亿美元,比增47.5%。宁台交流合作全面深化,成功举办第二届海峡两岸电机电器博览会和海峡论坛·陈靖姑文化节,台湾义联集团投资的福建联德企业有限公司和福建联维物流有限公司正式奠基。
(六)发展质量持续提升。企业效益大幅跃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比上年提高30个百分点,再创新高;利润总额增长42%。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以中科院宁德产业示范园区、海西生物医药园区为代表的高新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进一步推进;第九届“6·18”对接项目340个,一大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项目落地转化;全年实施国家、省级重点科技项目41项,柘荣、屏南、古田、福安通过全国科技进步县考核。品牌创建取得成效,新增中国驰名商标3件。节能减排责任制有效落实,石板材、合成革等重点行业,近海污染、工业园区等重点区域污染排放监管力度加大,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建成投产,城区污水管网配套进一步完善,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和“两江三溪”等主要河流水质功能区达标率均达99%。生态市建设扎实推进,4个生态环境建设重点专项规划颁布实施,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全省前列。
(七)民生保障得到加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31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7756元,分别增长14.9 %和 18.5%,增幅快于上年3.9个和6.4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5.2%,比全省平均水平低0.1个百分点。促进就业继续强化, 新增城镇就业2.43万人,新增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4.1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39%。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城乡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增加到95.73万人。教育事业均衡发展,新建22所公办幼儿园,建成116所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福安、福鼎、霞浦、柘荣等4个县(市)通过省级“双高普九”验收,新增2所国家级重点中职校,宁德职业技术学院通过评估验收,宁德技师学院获准设立。卫生事业加快发展,扶持建设市医院搬迁工程、市精神卫生中心、市中心血站、县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项目909个,三级乙等以上等级医院增加到4家。文体事业繁荣发展,市图书馆、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市老年人体育中心开工建设,农村有线广播“村村响”工程、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全面推进,福鼎白茶制作技艺、瑞云四月八歌会、福安畲族银器制作技艺被列为国家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得到加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35‰。
总的来看,我市经济继续保持赶超发展势头,地区生产总值等六项主要指标增幅居全省设区市首位。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经济总量偏小,产业性大项目不够多;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不强,山区沿海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资源、环境约束强化,一定程度上制约项目推进;社会发展投入不足,学前教育、社区服务、养老设施、保障性住房等民生问题还有待加大建设力度;重点领域改革内在动力不强,推动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尚待健全。我们要通过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努力解决这些发展进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二、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与任务
根据市委关于今年经济工作的总体部署,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并与中共宁德市三次党代会提出的奋斗目标相衔接,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出口总值增长15%;实际利用外资增长25%;财政总收入及地方级财政收入分别增长15%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5%;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6‰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及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控制在省定目标内。在实际工作中要力求更好更快。
为实现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必须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以及“三个更加”的总要求,以推动“三群联动”、“三化并举”为重点,以开展“五大战役拓展年、三维项目落实年、园区建设攻坚年、交通港口建设提升年、文化改革发展年”活动为抓手,大力实施环三都澳区域发展战略,着力做大做强实体经济,在更高起点上奋力推进宁德经济社会持续更好更快跨越发展。
(一)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坚持用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发展,推进农业品牌化、产业化、规模化。完善扶持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落实好良种工程、“五新”技术推广等重点增产增效措施,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持续调优农业结构,加快推进有机茶、水产品、食用菌、果蔬、禽畜、药材等九大农产品生产(养殖)加工示范基地建设,进一步发展壮大以茶叶、食用菌、水产为主导的特色农业。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支持企业采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建立原料基地,拓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以民生水利为重点,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民生工程建设,加快赛江防洪二期工程、官昌水库及其他主要河流防洪工程建设,完成20公里海堤强化加固和29座病险水库加固任务,继续实施30万人农村饮水安全和重点灌区配套设施节水改造工程,建设渔港30个,启动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推进电气化县建设,加快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农村“家园清洁”行动。
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发展设施农业、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鼓励农民参与农产品流通环节,引导和扶持农民在农业功能拓展中获得更多收益。结合新型城镇化推进和新农村试点示范村建设,大力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开展农民订单式、个性化培训,支持农民创业就业,组织农民参与水利建设,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增收。拓展非农收入渠道,实施强农惠农、特色农业提升、农村服务业拓展、农民就业创业和扶贫开发到户等工程,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二)推动产业升级,做大产业总量
着力强化工业主导。实施建设大项目、培育大企业、打造大基地计划,加快核电、镍合金、冷轧硅钢、船舶、新型电机、锂离子电池、新材料、生物医药、中科院新技术孵化与转化基地等重点工业项目建设进度,力争开工建设福建鞍钢(宁德)钢铁基地、中海油海西宁德工业区1000万方储油项目,促进先进制造业集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持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制药、节能环保等自主创新技术成果产业化,抓紧东侨万亩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推动中科院新技术孵化基地、福建(宁德)微软技术中心加快落地。注重科技创新,继续加强行业研发中心及一批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建设,持续推动“6·18”项目成果转化对接,全力抓好新上工业项目、企业技术改造和工业新增长点项目实施,推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着力打造产业集聚平台,以增强产业集聚功能为着力点,加快工业园区整合提升,全力抓好漳湾、溪南、赛江、沙埕四大临港工业区规划建设,加快推动东侨经济开发区创建国家级开发区,引导产业加快集聚,打造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培育壮大旅游经济,发挥世界地质公园和闽东北亲水游双品牌效应,持续做好旅游推介促销和市场开拓,加强重点景区内涵建设和品牌创建,加大特色旅游商品开发力度,努力延长旅游产业增值链。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引进有实力物流企业集团,推动物流行业加快整合重组,加快横屿大型综合物流园、亿豪钢贸物流项目、海峡船舶机电物流配送基地等大型物流园建设。加快提升商贸流通业,重点加快推进万达广场、宝信城市广场、福鼎中汇广场、福安城市综合体等大型商贸设施及电机船舶、大宗农产品等专业市场建设,引导城市商贸流通网络向农村辐射延伸。稳步发展房地产业,合理引导居民购房消费预期,鼓励开发商适当增加中小户型、中低价位商品房供应。积极发展新兴服务业,重点加快拓展文化创意、信息服务、租赁中介、居民服务、社会福利等新兴服务领域。
(三)扩大投资规模,强化消费拉动
持续增强投资拉动效应。加强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投资,大力推进“五大战役”项目实施,持续扩大投资优化结构,力争全市投资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加强重点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重点项目领导挂钩、分级分行业管理和年度目标考核制度,进一步创新“安征迁”工作机制,强化要素保障,确保175个市重点项目(其中重点在建项目124个,年度投资计划283.8亿元;预备重点项目35个,年度投资计划76.2亿元;前期重点项目16个)按计划进度推进,完成年度投资计划360亿元,力争鞍钢(宁德)钢铁等50个项目实现开工建设,宁德核电站首台机组、宁武高速等77个项目建成投产。加强前期项目运作,认真研究对接国家产业政策,注重从“三农”、产业发展、民生改善、节能环保、自主创新等领域策划生成项目,积极谋划与推进一批符合国家政策投向的重大项目,按时间节点要求把前期工作做深做细做到位,适时把握时机促进项目上马建设,加快形成项目滚动发展、投资持续增长的态势。
切实增强居民消费能力。重视做好零就业家庭、就业困难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农民工等就业工作,鼓励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努力扩大城乡就业。完善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机制,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低保补助与物价上涨挂钩联运机制,确保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相协调。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提振居民消费信心。积极培育和扩大城乡居民的住房、休闲旅游、耐用品、高档消费品等消费热点,提升交通通信、医疗保健、文教娱乐等服务性消费空间。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加强平价商店、副食品基地建设,组织落实蔬菜、食品供应,强化市场监测调控,稳定市场价格;注重从源头和流通环节治理“餐桌污染”,为城乡居民提供放心食品。
(四)推进城乡发展,促进区域协调
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功能。加大市政设施建设力度,加大旧城改造和新区拓展力度,加快大门山公园、塔山公园、金蛇头公园规划建设,推进东湖南岸公园二期工程建设,建成金马北路学院路至南湖滨路段及滨北路、湖滨南路延伸连接金马北路工程,继续抓好鹤峰路等城区主干道“白改黑”工程,加快建设万达广场等一批城市综合体,增强中心城市综合承载功能。强化中心城市产业支撑,以大型钢铁、镍合金项目落地建设为契机,大力发展冶金及其产业链延伸项目,积极发展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金融保险、商贸物流、商务会展、工业设计、文化创意等都市服务业,抓好漳湾临港工业区规划建设,加快东侨开发区扩区升级,不断增强市本级经济实力。创新城市管理,继续实施城市“新、绿、亮、洁”工程,加大清违力度,维护城市良好秩序,推进宜居海湾城市建设。
提升一体化发展水平。坚持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培育壮大抓好县域特色主导产业,加大县城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增强县城的产业聚集能力和辐射带动作用。坚持试点驱动,全力推进赛岐、秦屿、飞鸾、牙城等4个省级和15个市级重点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以点带面推动城乡联动发展。坚持分类指导,落实好中央和省里各项扶持政策,继续加大对革命老区、偏远山区、海岛、水库库区等投入,引导和支持欠发达地区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旅游业,提高自我发展能力。
(五)加大改革力度,提升开放水平
增创体制机制活力。进一步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力争在农村水利、集体林权、保障制度、土地制度、农村金融制度、公共财政体制等改革上取得新突破。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市行政服务中心各项职能,重构行政审批流程,实现一区两市六县网上审批和综合电子监察系统推广应用与市级系统无缝对接。完善行政投资管理体制,建立投资项目后评价制度,健全政府投资管理机制,全面推行项目法人招标和代建制,提高政府投资管理水平。进一步加大企业上市工作力度,扶持引导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力争新增改制上市企业1-2家。稳步推进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推进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加快发展现代海洋产业,迅速提升海洋经济总量和竞争力。
推进外贸转型升级。落实好外经贸扶持政策,着力加大出口创新项目、创新平台、创新基地建设力度,鼓励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注重新能源、茶叶、改装车等新增长点的培育,支持自主品牌产品和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出口。强化外贸预警监测,建立健全进出口预警、产业损害预警和反技术壁垒等工作机制,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大力推广订单融资等信保延伸产品,增强企业应对国际市场风险能力。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搭建招商引资平台,全方位拓展园区招商、产业链招商和以商招商,全力抓好“9·8”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宁德投资洽谈会等重大招商引资活动,重点瞄准央企、国企和大型民营企业,有针对性地策划合作项目、开展对接活动,努力引进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产业关联度高、支撑作用大的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建立健全“三维”项目推进落实机制,按照“三个一点”的要求,逐项疏理、逐项细化跟踪落实方案,力争签约项目落地率达到80%以上。
拓展宁台合作。推动宁台产业深度对接,扩大与台湾电机、钢铁、冶金、石化、船舶、旅游和现代农业的交流合作,加快推进台湾水产品集散中心、台湾渔民创业园等对台园区规划建设。搭建宁台合作平台,办好第三届海峡两岸电机电器博览会,落实好“海峡论坛”宁德市活动项目,打造陈靖姑文化品牌。深化与基隆的友好合作,加强宁台科技、卫生、文化等领域合作交流,巩固和深化两地乡镇对接交流合作成果。
(六)促进民生改善,维护社会稳定
加强社会建设。优先发展教育,着力实施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工程,完成寿宁、周宁、屏南“双高普九”评估验收,力争福安市率先实现“教育强县”目标。启动宁德师院迎接学位授予权评估和教育部本科评估工作,争创5所国家级优质特色职校。抓好中小学校安工程、公办幼儿园、农村初中校、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特殊教育学校等项目实施。加强卫生服务能力,深入推进医改工作,全面落实药品零差率销售改革,继续扶持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抓好市医院搬迁、全科医生培训基地、市精神卫生中心、市中心血站等一批市级重点卫生项目实施。
统筹做好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积极落实就业促进政策,加强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加强劳动就业培训,确保新增城镇就业2.4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5万人。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扩面提标,解决县以下集体企业职工等困难群众参保问题;稳步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将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纳入基本养老保险,全面实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加快社会保障卡发放力度。加大保障房建设力度,落实好8500套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任务。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妥善处理好征地拆迁、用地、用海、清违和移民安置等引发的矛盾纠纷,努力维护社会安定稳定。加强基层社会管理能力建设,深入推进公正廉洁执法。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防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继续深化“平安宁德”建设,延伸拓展行业系统平安创建领域。
(七)加强文化建设,发展文化产业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实施文化惠民工程,重点抓好“文化三馆”、社区文化中心、乡镇综合文化站、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新一轮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及高山无线发射台站等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广播电视数字化,力争完成市图书馆主体工程,农家书屋实现所有行政村全覆盖。加强文化遗产保护,重点保护畲族文化、宗教文化、海洋文化、廊桥文化和红土地文化等地方文化特色,打造一批代表宁德形象的文化品牌,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文物和涉台文物的保护力度,积极拓展与港澳台地区的文化交流合作。
发展壮大文化产业。实施特色文化发展专项规划,抓紧规划建设旅游精品线路、工艺美术街、茶文化城、文化创意产业园、文化主题公园和影视基地为重点的文化产业“六个一”工程,加快打造区域特色文化。推进文化精品创作,积极组织创作反映时代特征、体现宁德特色的文艺精品。大力扶持福安银器、柘荣剪纸、寿宁乌金紫砂陶、“霞浦树石盆景”、“古田双坑农民油画”、畲银工艺及木雕根艺产业等特色品牌创建,促进特色文化产业做大做强。积极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旅游、演艺娱乐、创意设计、广告会展、动漫游戏等文化创意产业,着力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型文化创意企业。
(八)强化节能减排,优化生态环境
持续推进生态市建设。认真组织实施生态市和生态县(市、区)建设专项规划,加快推进市、县两级生态项目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加大生态品牌建设,支持柘荣争创国家级生态县,推进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示范村建设,完成160个绿色村庄建设任务。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产业,积极争取国家、省节能减排等专项资金,抓好一批示范性好、带动力强的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重点项目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强重要水源地、湿地、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管理,促进土地、海域和岸线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全面完成节能减排任务。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抓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坚决淘汰落后产能,确保完成省下达的目标任务。加强减排设施建设,加快推进重点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严格执行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确保石板材、化工、合成革等行业企业达标排放。继续加大海上养殖综合整治力度,深入推进“两江三溪”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加强饮用水源保护、畜禽养殖污染和城镇生活垃圾、污水治理,确保水环境安全。积极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深入开展“家园清洁行动”,完成沼气工程1000口,努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今年是全面落实海西规划、推进“十二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之年,是站在新起点上推动宁德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重要一年。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抢抓机遇,凝心聚力,埋头苦干,奋勇争先,努力完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年度目标任务,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
附件:
宁德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指标表
指标名称 | 计量单位 | 2010年 | 2011年 | 2011年比增(%) | 2012年预期 | 2012年预期比增(%) |
一、地区生产总值 | 亿元 | 738.61 | 933.71 | 15.2 | 1116 | 15 |
其中:第一产业 | 亿元 | 136.61 | 167.84 | 5.3 | 183 | 4.5 |
第二产业 | 亿元 | 317.22 | 439.54 | 24.3 | 557 | 22 |
其中:工业 | 亿元 | 261.74 | 366.01 | 24.9 | 467 | 23 |
第三产业 | 亿元 | 284.78 | 326.33 | 9.7 | 376 | 11 |
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 亿元 | 371.71 | 465.2 | 36.7 | 582 | 25 |
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亿元 | 234.64 | 273.94 | 17.3 | 318 | 16 |
四、出口总值 | 亿美元 | 9.74 | 14.37 | 47.5 | 16.5 | 15 |
五、实际利用外资(验资口径) | 亿美元 | 0.71 | 0.95 | 34.0 | 1.19 | 25 |
六、财政总收入 | 亿元 | 62.83 | 83.42 | 32.8 | 95.93 | 15 |
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 | 亿元 | 40.51 | 54.3 | 34.1 | 62.45 | 15 |
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元 | 16815 | 19314 | 14.9 | 22200 | 15 |
八、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 元 | 6542 | 7756 | 18.5 | 8920 | 15 |
九、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 上年=100 | 103.8 | 105.2 | 5.2 | 104左右 | 4左右 |
十、城镇登记失业率 | % | 3.03 | 2.39 |
| 4 |
|
十一、人口自然增长率 | ‰ | 3.68 | 7.35 |
| 7.6 |
|
十二、节能减排指标 |
|
|
|
|
|
|
1、万元生产总值能耗 | 吨标准煤 | 0.531 | 数据待省核定后公布 | 完成省下达计划 | ||
2、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总量 | 万吨 |
|
注:根据国发〔2007〕36号文件精神,对列入考核范围的节能减排指标,须经省统计局、环保厅审定后才能公布。